简述保护具应用的意义 农村电网如何正确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时间:
2024-09-2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保护类配件
如果触电电流和通电时间超过某一极限时,心脏的正常搏动就会扰乱,失去泵血功能,导致死亡。

简述使用约束具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注意维护患者自尊。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保护具的目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并使之获得保护具应用的有关知识。
(3)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并定时松解约束带,协助患者翻身活动。
(4)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约束带下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简述保护具的使用原则
简述保护具的使用原则有知情同意原则、短期使用原则、随时评价原则。
1、知情同意原则:
使用前向患者及或或家属解释所需保护具的原因、目的、种类和方法,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及配合。如非必须使用,则尽可能不用。
2、短期使用原则:
使用保护具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只宜短期使用。
3、随时评价原则:
应随时评价保护具的使用情况。
保护具的适用范围:
所谓保护具,就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容易发生撞伤或抓伤等意外的小儿、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安容易发生坠床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后的病人、精神病病人以及易发生压疮的患者等。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作为护士,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保护具。
保护具使用注意事项及使用目的: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保护具的应用指征,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保护具使用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理解,消除其心理障碍,保护病人自尊。
2、制动性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须定时松解约束带(一般每2小时松解一次);同时注意病人肢体应处于功能位。
3、使用约束带时,局部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并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一般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必要时按摩局部,以促进血液循环。
4、记录保护具使用的原因、使用时间、观察结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停止使用的时间。
使用目的:
保护具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应用的目的是防止小儿、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人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并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UPS的作用是什么?
UPS作用:具有稳压、稳频、滤波、抗电磁和射频干扰、防电压冲浪等作用。尤其是在电网的线路及供电质量不太高、抗干扰的技术落后,同时计算机系统对电源的要求又比较高的情况下,UPS的作用就显得更加明显。
UPS的保护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市电电源进行稳压,UPS的输入电压范围比较宽,一般情况是从170V到250V,而输出电源的质量是相当高的,后备式的UPS输出电压在5%~8%,输出频率稳定在1Hz。
扩展资料
UPS电源系统组成:UPS电源系统由五部分组成:主路、旁路、电池等电源输入电路,进行AC/DC变换的整流器(REC),进行DC/AC变换的逆变器(INV),逆变和旁路输出切换电路以及蓄能电池。
UPS系统的稳压功能通常是由整流器完成的,整流器件采用可控硅或高频开关整流器,本身具有可根据外电的变化控制输出幅度的功能,从而当外电发生变化时(该变化应满足系统要求),输出幅度基本不变的整流电压。净化功能由储能电池来完成,由于整流器对瞬时脉冲干扰不能消除,整流后的电压仍存在干扰脉冲。
电源工作原理:发电机能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干电池能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发电机、电池本身并不带电,它的两极分别有正负电荷,由正负电荷产生电压(电流是电荷在电压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而形成的),电荷导体里本来就有。
要产生电流只需要加上电压即可,当电池两极接上导体时为了产生电流而把正负电荷释放出去,当电荷散尽时,也就荷尽流(压)消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间断电源农村电网如何正确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般简称为保护器,现作为一种有效防止人身电击伤亡事故的措施,已在农村广泛使用和推广。正确理解保护器在配电系统中的作用,对加强低压电网的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对农村电网保护原理装设漏电保护器,把它作为低压电网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保护装置,无疑是弥补直接保护不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间接保护,是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避免或减少触电伤亡事故,预防因漏电而引发火灾事故,保护用电设备,保证供电可靠性,保护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项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农村配电网络容量较小,负荷分布比较分散,但总体上低压电网大致可分为三层:配变台区、分支配电箱、用户端。三级保护是直接接触保护与间接接触保护相互结合使用的一种形式。按照农村低压电网状况在供电线路的首端、中段与末端这三层分别装设不同类型的保护器。在线路末端的直接接触保护的要求,安装动作电流为30mA的一般型(无延时)保护器。首端与中段按间接接触保护,应装设动作特性协调配合的保护器。首端作为系统的第一级保护,保护器额定剩余电流值,宜选用可调档次,规程规定其最大值:漏电流较小的电网为75mA/200mA,漏电流较大的电网为100mA/300mA,对保护完善的系统可增至500mA。中段作为分路保护,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值,选取介于上级与下级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之间。分断动作时间的选取,上一级保护器应选用延迟动作型保护器,其分断时间应比下一级保护器的分断时间至少增加0.2s。这样网路的三级保护在动作电流、动作时间上相互配合,末端受电设备发生故障时,第三级保护器动作;网路末端发生故障时,中级保护动作;网路中段发生故障时,总保护动作,以缩小事故停电范围。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保护方式1、直接接触保护防止人体直接触及电气设备的带电导体而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此类型的保护器应选择灵敏度较高的一般动作型(无延时)的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I△n≤30mA。选取这样的配置,是因为在生理学中,当人体触电后,外来大电流冲击人体时,心脏的正常搏动必然受到影响。如果触电电流和通电时间超过某一极限时,心脏的正常搏动就会扰乱,失去泵血功能,导致死亡。根据实验研究,健康的心脏两个搏动周期之间约有0.1s的间歇时间,就一般人的体重而言,50mA将引起破坏性心室颤动,30mA具有一定安全性不会引起危险的心室颤动。2、间接接触保护漏电保护器之所以能保护人身安全,其动作原理始终离不开人体触电电流要由被保护线路与大地形成闭合回路并达到一定漏电电流值才能使漏电保护器可靠动作。在装设防间接接触保护器的用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选取大于30mA,额定动作时间选取大于0.1s,这样配置保护器在发生漏电故障时能准确、及时动作,退出系统确保人身安全,一个非常重要前提就是接地线的选取与安装及对接地电阻的要求。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使用要求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低压电网必须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农村低压电力网基本上采用的是配变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网络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接至电气上,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无直接关连的接地极上。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1)电网中的N线不得有重复接地现象,并应保持与相线相同的良好绝缘。(2)照明以及其他单相负荷应尽量均匀分配到三相上,并能随负荷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当低压线路为地埋线时,三相长度应尽量接近。(3)架空线路,应定期做好树木清障工作。(4)农村生活照明户内线路状况较差,属于农民朋友产权部分,应积极采取减少线路漏电的措施。(5)三相四线制三相负载不平衡造成中性点严重位移,电网泄漏电流大,线路绝缘水平大大降低或其他直接或间接接地造成漏电电流大,使得漏电电流远大于触电电流,也将导致漏电保护器不动作。总之,农村低压电网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网络中预防因设备漏电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一道防火墙。此外,因为保护器能及时隔离故障设备,而成为网络中防止因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及设备损坏事故的一种技术措施。保护器运行正常与否关系的到人身、设备的安全。在低压电网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三级保护器的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保护器投运率与运行可靠性能直接反映出低压电网的安全状况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