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应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之间找到平衡。低压断路器动作电流整定为电动机起动电流的1.2倍。漏电动作电流30mA的漏电保护装置作为防止人体直接或间接保护;漏电动作电流300mA的漏电装置作为防止电缆破损和老化造成接地漏电发热引起火灾的保护。故漏电保护器的整定值,也既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n,仅需躲过正常泄露电流值即可。
家用电的漏电保护器应该选择多大的合适呢?
1. 选择合适的漏电保护器对于家庭电器安全至关重要。一般建议使用32A的漏电开关,以适应家中的电器负载需求。2. 漏电动作电流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性和实用性。通常,30MA的电流设定能提供良好的保护,同时减少误动作的可能性。市面上的漏电保护器漏电电流规格包括6mA、10mA、30mA、50mA、100mA等,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3. 确定电器总功率后,可根据功率和电压计算电流。例如,若总功率为4KW,则电流约为18A(4000W / 220V)。
4. 选择漏电保护器时,应确保其额定电流高于负载电流。这样可以保证在负载电流达到最大值时,漏电保护器仍能正常工作。
5. 在家用漏电保护器的选择上,建议优先考虑高灵敏度型,其漏电动作电流通常为30mA。这类保护器能提供较为安全的保护,避免触电事故。
6. 虽然低灵敏度型的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值在50mA及以上)也能起到保护作用,但它们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快速响应,因此不建议用于家庭环境。
7. 选择过低的漏电电流值可能会导致保护器过于敏感,从而频繁误动作,影响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因此,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应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之间找到平衡。
soe在电气保护是啥意思
SOE在电气保护领域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事件顺序记录(SOE Record)。这是一种功能,当电力设备(如开关)的遥信状态发生变化,如跳闸,保护设备或智能电力仪表会自动捕捉这些变化,包括变位时间、变位原因,以及跳闸时相关的测量值(如三相电流、有功功率等)。这一记录的目的是为了事后分析,帮助故障排查和系统维护。许多知名电力设备制造商,如GE电力、施奈德电气、ABB、西门子等,他们的保护仪表和电力RTU设备通常都具备SOE记录功能。电器保护器,作为一款重要的保护装置,其全称为电器过压保护器或高压保护器,主要作用是确保各类电器免受电压波动、浪涌、过压、欠压、雷击等异常电力状况的损害。当供电系统出现问题时,电器保护器能有效地防止设备烧毁,提供有效的用电安全保护。
电气保护有哪些
1.短路保护 电气控制线路中的电器或配线绝缘遭到损坏、负载短路、接线错误时,都将产生短路故障。短路时产生的瞬时故障电流是额定电流的十几至几十倍。电气设备或配电线路因短路电流产生的强大电动力可能损坏、产生电弧,甚至引起火灾。 短路保护要求在短路故障产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切断电源,常用方法是在线路中串接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动作电流整定为电动机起动电流的1.2倍。2. 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是指电动机或电器元件超过其额定电流的运行状态,过电流一般比短路电流小,在6倍额定电流以内。电气线路中发生过电流的可能性大于短路,特别是在电动机频繁起动和频繁正反转时。在过电流情况下,若能在达到最大允许温升之前电流值恢复正常,电器元件仍能正常工作,但是过电流造成的冲击电流会损坏电动机,所产生的瞬时电磁大转矩会损坏机械传动部件,因此要及时切断电源。 过电流保护常用过电流继电器实现。将过电流继电器线圈串接在被保护线路中,当电流达到其整定值,过电流继电器动作,其常闭触头串接在接触器线圈所在的支路中,使接触器线圈断电,再通过主电路中接触器的主触头断开,使电动机电源及时切断。
3. 过载保护 过载是指电动机运行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但小于1.5倍额定电流的运行状态,此运行状态在过电流运行状态范围内。若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其绕组温升将超过允许值而绝缘老化或损坏。过载保护要求不受电动机短时过载冲击电流或短路电流的影响而瞬时动作,通常采用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元件。 当6倍以上额定电流通过热继电器时,需经5s后才动作,可能在热继电器动作前,热继电器的加热元件已烧坏,所以在使用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时,必须同时装有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等短路保护装置。 1)失压保护 电动机正常运转时如因为电源电压突然消失,电动机将停转。一旦电源电压恢复正常,有可能自行起动,从而造成机械设备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事故。失压保护是为防止电压恢复时电动机自行起动或电器元件自行投入工作而设置的保护环节。 采用接触器和按钮控制的起动、停止控制线路就具有失压保护作用。因为当电源电压突然消失时,接触器线圈就会断电而自动释放,从而切断电动机电源。当电源电压恢复时,由于接触器自锁触头已断开,所以不会自行起动。 但在采用不能自动复位的手动开关、行程开关控制接触器的线路中,就需采用专门的零电压继电器,一旦断电,零电压继电器释放,其自锁电路断开,电源恢复时,就不会自行起动。 2)欠电压保护 当电源电压降至60%~80%额定电压时,将电动机电源切断而停止工作的环节称为欠电压保护环节。除了采用接触器有按钮控制方式本身的欠电压保护作用外,还可采用欠电压继电器进行欠电压保护。 将欠电压继电器的吸合电压整定为0.8~0.85UN、释放电压整定为0.5~0.7 UN。欠电压继电器跨接在电源上,其常开触头串接在接触器线圈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低于释放值时,欠电压继电器动作使接触器释放,接触器主触头断开电动机电源实现欠电压保护。 3)过电压保护 电磁铁、电磁吸盘等大电感负载及直流电磁机构、直流继电器等,在通断时会产生较高感应电动势造成电磁线圈击穿而损坏。过电压保护通常是在电磁线圈两端并联一个电阻、电阻串电容或二极管串电阻,以形成一个放电回路,实现过电压保护。
4. 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开关)是一种电气安全装置。将漏电保护器安装在低压电路中,当发生漏电和触电时,且达到保护器所限定的动作电流值时,就立即在限定的时间内动作自动断开电源进行保护;漏电保护器主要保护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可能致命的触电事故进行保护。
漏电保护器的主要作用是怎么?
当用电设备有漏电现象时,及时自动切断电源,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一、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1、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 n的选择。漏电动作电流30mA的漏电保护装置作为防止人体直接或间接保护;漏电动作电流300mA的漏电装置作为防止电缆破损和老化造成接地漏电发热引起火灾的保护。
2、额定电流。根据所保护的线路或电器设备的额定电流Ie选择漏电保护装置额定电流,并考虑漏电保护装置与其它电器的并列系
数K(K=1~ 0.8,KIn≤Ie)。
3、额定电压Un。漏电保护装置额定电压Un应等于线路电压Ue,当电网电压偏差较大时,应考虑使用电磁试漏电保护装置(ELM),因为电磁试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不受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而电子试漏电保护器(ELE)则不同。
二、漏电保护器的原理
漏电保护器的标准名称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esiducd Current Protective dvdice)简称RCD,漏电保护所检测到的是剩余电流既被保护电路内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代数和(其中包括中性线的三相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电流),此电流既为正常时的泄露电流和故障时的接地故障电流。故漏电保护器的整定值,也既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 n,仅需躲过正常泄露电流值即可。
三、漏电保护器的误动和拒动。
1、造成漏电保护装置的误动和拒动的因素很多,排除选型和装置本身的原因外,大多原因是安装和接线还要注意用电源母线上各个漏电保护装置中性线的接法应一致,避免中性线不经漏电保护装置或中性线直接与保护地线连接或电环流,导致 RCD误动作。
2、RCD动作的可靠性还受电网中高次谐波的影响,因为保护回路与大地间存在电容,当电网高次谐波成份过大时,其对地电容Xc=1/2πfc,将变小,泄露电流增大,当它超过RCD的额定不动作电流I n时,RCD将误动。
3、除上述情况外,漏电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的主要原因是RCD的安装接线。RCD的按装接线必须正确,否则RCD将误动或拒动。
TN-S系统的中性线必须和相线一起穿过RCD的电流互感器,但TN-S系统的PEN线则不得穿过,如果穿过,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相线和PEN线的故障电流在电流互感器中感应的电磁场互相抵消,RCD将检测不出故障电流而不动作,TN-C系统内不能安装RCD。正确的接线应在RCD前将PEN线分为PE线和中性线N,中性线穿入RCD,PE线直接接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这时RCD才能检测出接地故障电流,但此时这个系统已不在是TN-C系统而变成了TN-C-S系统。RCD后的中性线不应接地或接另一回路,TN-S系统自电源引出后既不应再接地,TN-C-S系统自重复接地后不在有任何电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