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吸引器,痰多时应随时吸痰,以免发生窒息。长期尿潴留或尿失禁病人应留置导尿管,每次更换导尿管时应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记录尿量、尿色。意识清醒后及时撤掉导尿管并诱导病人自行排尿。
保护具的适用范围
保护具是用于限制病人身体或身体某部位活动的器具。
1、在临床上对容易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的病人,如小儿、躁动、昏迷者,适用保护具保护病人的安全,确保诊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2、需要遵循研究方案的安排,这可能给受试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暂时的改变,比如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回答医生的问卷、采集血样或尿液等。
3、在研究期间受到逐渐取得的药物安全性、有效性信息以及行政管理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而中止,即便受试者本人已经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受试者也须退出研究或者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
使用保护具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保护具的使用指征,维护病人自尊。
2、使用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使用保护具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理解及合作;使用过程中注意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3、注意定期松解约束带,协助病人翻身,进行局部按摩。
4、防止约束伤害的出现,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皮肤、血液循环、骨骼、肌肉等各方面情况。约束带应松紧适度,带下衬棉垫保护,保持肢体位于功能位。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适应症、时间、方法、病人的反应、护理措施、停止使用的时间。
护理学基础重点知识
一、护理学基础知识:体温过高发热过程分期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
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表现为畏寒、无汗、皮肤苍白,有时伴有寒战。体温上升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
2.高热持续期
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深快,脉搏加快,尿量减少。
3.退热期
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表现为病人大量出汗,皮肤温度下降。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退热的方式有骤退和渐退。
二、护理学基础知识:保护具应用注意事项
保护具应用注意事项:
① 使用前解释,做好心理护理。
② 短期使用,并在使用时使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③ 使用约束带时,带下应垫衬垫,固定须松紧适宜。注意经常观察 (至少每15分钟观察一次)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活动及感觉。约束带要定时松解,每2小时放松一次,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
④ 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部位、观察结果、解除约束的时间等。
三、护理学基础知识:昏迷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昏迷程度,瞳孔有无变化,肢体有无瘫痪,有无脑膜刺激征及抽搐等。若体温高热、脉搏渐弱减慢、呼吸不规律、血压波动:瞳孔散大表示病情严重。以上各项观察均应详细记录,随时分析,及时通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2.确保呼吸道通畅,病人取平卧位,肩下垫高并使颈部伸展,防止舌根后坠,以免阻塞气道。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入呼吸道。准备好吸引器,痰多时应随时吸痰,以免发生窒息。并应作好气管切开和使用呼吸机的准备。
3.对尿失禁病人勤换尿布,会阴部及时擦洗干净,防止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的发生。长期尿潴留或尿失禁病人应留置导尿管,每次更换导尿管时应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记录尿量、尿色。意识清醒后及时撤掉导尿管并诱导病人自行排尿。
4.昏迷病人如有不安表情及轻微躁动应考虑有便意,可提供便器。如便秘3天可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以防病人排便用力时导致颅内压高。大便失禁时随时作好肛门及会阴部清洁,涂保护性润滑油,并保持床铺干净平整。
5.预防呼吸道感染,去除义齿,每日清洁口腔2次,口腔溃疡可涂溃疡膏或锡类散。
6.张口呼吸的病人应将沾有温水的三层纱布盖在口鼻上。可在翻身同时拍背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气管吸痰不超过15秒钟。
7.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应随时观察病人体温、呼吸及痰的性质、量、颜色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或采取相应措施。
8.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的发生。
9.应注意防止病人营养不良,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保证每天热量供应。作好鼻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