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使用保护具的患者是 护士资格考试保护具适用人群有哪些?
护士资格考试保护具适用人群有哪些?
执业护士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未发育完整的儿童:防止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极度消瘦、虚弱者
痉挛或年老体弱者:预防坠床的发生。
麻醉后未清醒、意识不清的患者
躁动不安的患者
长期卧床的患者
保护具的适用范围
保护具在医疗场合中扮演着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角色。1. 针对可能发生坠床、自我伤害等风险的患者,如幼童、情绪不稳者或意识不清者,保护具的应用能够确保他们的安全,并支持医疗工作的顺畅执行。2. 在进行精神药物研究时,参与者可能需要适应研究带来的短期变化,如定期的医院检查、填写医生问卷、提供血液或尿液样本等。3. 研究过程中,若因药物安全性、有效性信息逐渐揭示或其他管理因素需要而必须终止,即便患者已获得积极疗效,他们仍需退出研究或转而采用标准治疗方法。在运用保护具时需留意的关键点包括:1. 仅在必要情况下使用保护具,并尊重患者的尊严。2. 在应用保护具之前,向患者及其家属清晰说明其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以获得他们的同意与合作;在保护具使用期间,要注重对患者心理的关怀。3. 定时放松约束带,帮助患者翻身并进行局部按摩。4. 预防因约束而导致的伤害,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状况、血液循环、骨骼和肌肉状况。确保约束带的张力适宜,并在约束带下放置棉垫以减少摩擦,同时保持患者肢体在功能位置。5. 详细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操作方式、患者反应、护理措施以及停止使用的时间。
危重病人烦燥拿什么约束
危重烦躁患者约束的目的: 1.对自伤、可能伤及他人以及的患者限制其身体或者肢体活动,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防止患儿过度活动,以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者防止损伤肢体。 实施方法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2.约束的种类 (1)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者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此种类型使用较为常见。 (2)肩部约束法: 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具体方法是: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需要注意的事项: 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 2.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1次并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4.护士准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等。哪些患者需要佩戴腕带
知道君已经回答得差不多,我就补充一点点吧。
如上图就是病人腕带,国家规定是每一个入院的病人都需要佩戴的,不管是手写腕带还是打印腕带。
但医院出于成本的考虑,对一些重要科室如ICU、产房、手术室、急诊室、肿瘤科等会重点使用病人腕带,如优先使用打印腕带或RFID腕带,至于其他科室可能就使用成本较低的手写腕带。
大医院在成本许可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全院使用打印腕带的,甚至有些门诊也会使用病人腕带。
所以,佩戴患者腕带并不说明这个患者是有什么特殊情况,而是医院的一个使用安排,也是符合国家的规定的。使用病人腕带是为了很好的标识病人,提高护理效率,降低意外概率。不了解人的希望不要对佩戴腕带的病人有什么误解和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