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需使用保护具的患者 昏迷、躁动、老年病人、高热患者哪个不属于保护具的保护范围?
保护具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简述保护具的使用原则有知情同意原则、短期使用原则、随时评价原则。
1、知情同意原则:
使用前向患者及或或家属解释所需保护具的原因、目的、种类和方法,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及配合。如非必须使用,则尽可能不用。
2、短期使用原则:
使用保护具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只宜短期使用。
3、随时评价原则:
应随时评价保护具的使用情况。
保护具的适用范围:
所谓保护具,就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容易发生撞伤或抓伤等意外的小儿、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安容易发生坠床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后的病人、精神病病人以及易发生压疮的患者等。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作为护士,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保护具。
保护具使用注意事项及使用目的: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保护具的应用指征,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保护具使用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理解,消除其心理障碍,保护病人自尊。
2、制动性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须定时松解约束带(一般每2小时松解一次);同时注意病人肢体应处于功能位。
3、使用约束带时,局部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并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一般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必要时按摩局部,以促进血液循环。
4、记录保护具使用的原因、使用时间、观察结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停止使用的时间。
使用目的:
保护具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应用的目的是防止小儿、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人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并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昏迷、躁动、老年病人、高热患者哪个不属于保护具的保护范围?
这里面老年病人,他不属于是保护用具的保护范围,高热病人如果没有惊厥问不用保护。需要根据情况腰椎手过术,怎么样调养啊?吃些什么?用什么方法?
腰椎手术后饮食有哪些?专家指出,手术后能进食,首先以蔬菜水果为主,蔬菜放一点盐和油煮熟,吃菜喝汤;多喝新鲜的果汁。具体的腰椎手术后饮食有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最好选用牛奶、蛋黄、酸奶等。少喝茶和咖啡。如果术中失血过多,饮食中适当加一点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豆腐等。少量多餐(每日6餐以上)。
■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含有丰富的维他命,而生物类黄酮可以预防自由基的破坏,减缓发炎反应,加速运动伤害的复原及强化胶质的形成。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术前、术后及康复期都应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木耳、竹笋、苹果、香蕉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不畅,晨起可喝淡蜂蜜水或淡盐水。
■中医认为,感受风寒湿邪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因素,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忌食寒凉之物,注意腰部保暖。 宜食清淡饮食。中医认为过咸的食品能伤及肾脏,而肾虚也是导致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因素。
■患者慎食煎炸之品。因这类饮食易导致使秘,使腹压增高,加重腰腿痛症状。可选用一些祛风寒、活血通络、补益肝肾之药膳进行饮食调护。
下面介绍一下颈椎病及腰椎病患者,术后的体位及注意事项。
如何搬运患者?由3~4人同时站在患者同侧,分别托扶患者头背、腰臀、双下肢,动作应协调一致,一起用力,将患者平放于床上。颈椎病患者应由医护人员保护患者头部。
如何预防褥疮?对卧床不能动的患者,护理者应两小时帮助其翻一次身,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进行。护理截瘫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皮肤薄及骨隆突处长褥疮,如枕后、耳廓、肩胛骨、肘部、膝关节、足跟部等要保护好。若患者体质弱、营养不良,护理者应一小时协助其翻身一次。
如何协助患者翻身?护理者应一手托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平行翻身。翻身时对侧下肢应蜷起,颈椎病患者应在颈围保护下翻身,保持头、颈、躯干平行。
如何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患者下床时间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起床前,护理者应为颈椎病患者佩带颈围,为腰椎病患者佩带腰围;护理者首先应协助患者侧卧90度,然后双下肢放置床沿下,双手支床侧起,颈椎病患者应注意保护患者头部;护理者扶患者坐起后,应让其稍休息片刻,待患者无头晕、心慌等不适后,再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颈椎病患者保持什么体位?手术后应保持颈椎于中立位。仰卧时,患者不宜使用平时的枕头,应当使用低枕,或用1~4块柔软的厚毛巾叠起来做枕头。而侧卧时,患者需用平时使用的枕头垫在头部,使其与肩的高度一致,从而保持颈部平直,不扭曲。做颈后路手术的患者,术后一般都有引流管,患者多以侧卧位为佳,护理者要注意避免让患者压迫引流管导致引流不畅。
腰椎患者保持什么体位?患者在术后要用腹带加压包扎,去枕平卧6小时,护理者为患者翻身时应保持头、颈、躯干平行一致。
如何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护理者要帮助患者,一侧下肢平放于床上,另一侧下肢抬起,抬起同时膝关节伸直,足背屈即足尖上钩,抬高5秒钟后放松10秒钟。再换对侧下肢用同样方法功能锻炼。而锻炼的次数及直腿抬高的高度,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宜,每天练习2~3次,但要逐渐增加次数。
精神科护理中,在哪种情况下使用约束带,必须遵医嘱吗?
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辅助治疗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有分析表明, 保护性约束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避免患者伤人、 毁物、 自伤等行为, 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精神科使用保护性约束的主要原因有三类:
① 不配合类。 主要表现为不配合住院 (私逃)、不配合治疗、 拒食、拒服药等;
②攻击行为类。 主要表现为受病情支配下出现的伤人毁物、 自伤等;
③预防性使用类。 主要是保护有坠床倾向、 意识障碍和癫痫性精神障碍等患者, 避免其受伤, 或让其配合所需检查治疗, 如 MECT、 B 超等的禁食禁水准备。
使用约束前需要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