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这种举动十分危险,容易传播性疾病。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护士一手放于患者的肩部,一手放于臀部。也用于烧伤病人的暴露疗法需保暖时。
保护具释义
保护具,一种用于限制病人身体或身体某部位活动的器具,在临床医学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对容易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的病人,如小儿、躁动、昏迷者,使用保护具可以有效地保护病人的安全,确保诊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功能上来看,保护具主要包括床挡、约束带、支被架等不同种类,针对不同病情的病人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使用保护具时,特别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局部血液循环状况,以防止因长时间使用导致的血液循环不良等问题。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全球最常见的安全套错误用法有哪些?
一场激情忘我的性爱,离不开安全套的贴心保护。小小的安全套,既能防止意外妊娠、预防性传播疾病,还能起到延长时间,提升情趣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用错了安全套。据全球50项调查综合发现,14个错误用法最常见。美国金赛性学研究所最近回顾分析了1995年以来14个国家的50项安全套研究,参与者涉及人群广泛,从青少年到老年人都有,最终总结出全球最常见的安全套错误用法。
1.戴套太晚
很多人在实质性爱开始后才开始使用安全套,犯这项错误的人占17.1%—51.1%。事实上,在前戏时就应该将安全套戴好,防止亲热时性器官有密切接触。
2.摘套过早
13.6%—44.7%的使用者在性交完全结束前就急匆匆把安全套摘掉了,虽然射精完毕,但摘掉安全套后依然可能引起受孕或传播疾病。
3.戴套前把卷起来的安全套完全展开
有2.1%—25.3%的人会这么做。这可能损坏安全套,还可能影响正确佩戴。
4. 没有给精液留下一定的空间
有24.3%—45.7%的人说,他们遇到过没有储精囊或者储精囊空间不够的情况,这很容易使安全套破裂,引起怀孕。
5.没有把安全套前端的空气排空
几乎一半的女性和41.6%的男性在使用时没有排掉尖端空气的习惯,最终导致安全套破裂。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轻轻一捏,除掉里面空气。
6.搞错了正反面
4%—30.4%的人会把安全套正反面搞错,结果是佩戴者不舒服,性爱时容易滑落。
7.没有将安全套充分展开
11.2%的女性和8.8%的男性只将安全套展开一半,套住半个阴茎就开始性爱。这种举动十分危险,容易传播性疾病。
8.用尖锐物打开安全套包装
2.1%—11.2%的人会使用小刀、尖指甲一类的物品划开外包装,这会导致乳胶破裂,出现缝隙。
9.使用前不检查
75%的男性和82%的女性在使用前不会检查安全套,包括是否在保质期内,质量是否合格等。
10.不用润滑剂
16%—25.8%的人在没有体液润滑的情况下也不使用润滑剂,从而增加了套子破裂的危险。
11.用错了润滑剂
使用油性基质的润滑剂会使乳胶降解,降低避孕套的强度。3.2%的女性受访者和4.7%的男性会犯这样的错误。
12. 阴茎的撤出时间不当
约31%的男子和27%的妇女承认撤出太迟,阴茎完全疲软后再撤出,安全套容易脱落在阴道内。
13.重复使用
1.4%—3.3%的人曾重复使用一次性安全套,这已经失去了保护意义。
14.错误存放
3.3%—19.1%的人会不恰当地贮存安全套,例如过热的环境、阳光直晒、装在贴身衣袋内等,这会降低安全套的寿命。
各种卧位的目的
第一节 各种卧位
一、卧位的性质
1、主动卧位 主动卧位指患者自己采取的最舒适的卧位。
2、被动卧位 被动卧位是指患者无力变换卧位而需由他人帮助安置的卧位。
3、被迫卧位 被迫卧位是指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二、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主要为避免呕吐物误吸到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患者。
2、中凹卧位 适用范围 :休克患者。因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呼吸及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时,可使腹肌放松,便于检查;行导尿术及会阴冲洗时,便于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 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臀部肌肉注射。
(三)俯卧位 适用范围: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后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四)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五)端坐位 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六)头高足低位 适用范围: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减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七)头低足高位 适用范围: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下肢骨折牵引。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八)截石卧位 病人接受会阴、阴道、子宫颈及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护理或手术。
(九)膝胸卧位 适用范围:作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子宫后倾或胎位不正。
三、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一)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1、方法
(1)一人协助翻身法 先将枕头移向对侧,然后将患者肩部、腰部及臀部移向护士侧床缘,再将双下肢移近并曲膝。一手托肩 ,一手托膝,轻轻将患者转向对侧,使患者背对护士。
(2)两人协助翻身法 两人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患者臀部和膝下部,两人同时将患者移向近侧。
(3)轴式翻身法:患者去枕仰卧,护士将大单铺于患者身体下。三名护士站于病床同侧,分别抓紧靠近患者头、肩、腰、髋及双下肢等处的大单,将患者拉至近侧,拉起床栏。
护士绕至床另一侧,三人分别抓紧患者近侧头、肩、胸、腰、背、臀及双下肢等处的远侧大单,同时将患者整个身体以圆滚轴式翻转至近侧,使患者面向护士,放枕头于近侧。
(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1、目的:协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恢复正确而舒适的卧位。
(1)一人协助移向床头法 患者仰卧屈曲,双手握住床头栏杆,双脚蹬床面。护士一手放于患者的肩部,一手放于臀部。
(2)二人协助移向床头法:患者仰卧屈膝。两人分别站在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臀部,同时抬起患者移向床头。
(四)保护具的应用
保护具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一)适用范围
1、坠床机率高的患者 如麻醉后未清醒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失明、痉挛或年老者。
2、儿科病人 凡未满6岁的儿童,因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无法完全了解护理人员及家属的解说,易致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或不配合治疗等行为。
3、精神病病人 如躁狂症者、自我伤害者。
(二)使用原则
1、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保护具的原因、目的和方法,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及配合,注意保护病人的自尊,严格掌握保护具的使用指征,一般只能短期使用。
2、预防被约束部位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或皮肤受损
3、约束时应注意维持病人的肢体功能位置。
4、确定病人可以随时呼叫护士,呼叫器开关放在病人手可触及处。
5、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目的、时间,每次观察的结果,执行护理措施情况及解除约束的时间。
(三)保护具的常用方法
1、床档 保护病人以防坠床。
2、约束带 用于保护躁动患者,限制失控的肢体活动,使病人免于伤害自己或他人。
3、支被架 用于肢体瘫痪或极度衰弱者,防止盖被压迫肢体而造成不适或影响肢体的功能位置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如足下垂、足尖褥疮等。也用于烧伤病人的暴露疗法需保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