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时,由护士负责剪断腕带,不可强行硬拉,防止损伤患者皮肤。抗毒血清的用法,一般可加在点滴液中稀释,在15-30分钟内注射完毕;注射时间勿超过2小时。抗毒血清一般在咬伤后4小时内注射最有效,超过8小时才注射效果较差。对於出血性毒蛇之抗毒血清使用,一般先用青竹丝与龟壳花之混合血清,百步蛇由於被滥捕,在目前已非常少见。
腕带识别错误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1. 腕带字迹潦草模糊,辨认困难- 部分护士使用签字笔书写,字迹未干时就为患者佩戴,容易出现字迹被涂抹。手工书写字迹过于潦草难以辨认,不利于查对,也导致部分患者和医护人员认为佩戴腕带只是形式,不予重视。
2. 腕带佩戴倒置,不便于检查识别
- 个别护士盲目工作,缺乏严谨性,只单纯执行佩戴制洞没尘度,不追求佩戴效果,佩戴后信息倒置,以患者视角是正的,护士查对时信息字迹是倒置的,使患者认为护士工作缺乏严谨性。
3. 有肢体约束时腕带未暴露在外
- 对于危重患者或躁动患者需要肢体约束时,将腕带放在约束带下面,没有起到核对腕带作用,执行治疗护理时,并没有从约束带内取出腕带核对,使腕带成为摆设。
4. 腕带信息未及时更改
- 患者转科、倒床、诊断更改时,护士未及时更改腕带信息。
5. 佩戴腕带周围皮肤观察不仔细
- 由于出汗、潮湿等原因,护士未仔细观察腕带佩戴处皮肤情况,致使皮肤发红。由于患者病情变化,佩戴腕带处的腕部肿胀,腕带变紧,腕部有勒红。
6. 患者或家属自行取下腕带
- 有的患者认为佩戴腕带没有意义,反复自行取下。对长期住院的患者,家属认为没有佩戴的必要,对腕带佩戴不重视。
7. 护士和其他部门缺乏核对腕带依从性
- 虽然患者佩戴了腕带,个别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时仍没有核对腕带的意识。医生、化验、检查等部门也没有校对腕带意识,仍采用询问患者姓名方式核对。
整改:
1. 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 不断完善腕带识别制度及腕带戴管理制度,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前,必须采用查对腕带、询问患者姓名、核对床头卡等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在患者转科、手术、输血等关键流程中将腕带标识作为识别患者的首要措施。确保腕带信息的动态准确性。对予转科、倒床、诊断改变者,及时更改,重新书写腕带信息。双人核对无误后重新佩戴。由责任护士负责检查,护士长抽查。护理部组织人员加强质控监管力度。
2. 字迹规范准确
- 书写时用蓝色圆珠笔,字迹清楚,避免潦草。书写内容准确无误,由两人核对。最好用打印材质的腕带,打印格式统一,避免手写信息不清晰。责任护士在巡视病房时,注意经常检查,确保患者腕带上的信息清晰可辨。护士长加强监督检查,对字迹不清的,立即重新更换。
3. 统一规范佩戴要求
- 讲究工作严谨,佩戴美观。腕带信息字迹要正对患者手掌端,使操作者核对腕带时看到的字迹是正的。以便于查对。并剪去锁扣处多余的部分。护士长监督管理。发现有锁扣损坏,及时给予更换。出院时,由护士负责剪断腕带,不可强行硬拉,防止损伤患者皮肤。因转科或特殊治疗等原因,必须取下或更换部位时,由病房重新填写并由2名护士双人核对后再次佩戴腕带,以确保患者标识准确。对于需要约束的患者,注意腕带置于约束带外侧明显处。便于核对。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4. 随时观察腕带周围皮肤情况
- 最好选用无纺布或透气性较强的材质,防止皮肤过敏。佩戴松紧适宜,以保留一指空隙为宜。患者若有佩戴不适,要随时给予处理。保持腕带佩戴处皮肤清洁干燥,如遇潮湿出汗,皮肤发红,立即取下腕带,更换部位重新佩戴。对腕部皮肤有破损患者,选择健侧腕部或在脚踝部佩戴。每天巡视病房时注意观察腕带周围皮肤情况。
5. 提高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
- 责任护士认真做好宣教,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佩戴腕带的注意事项,讲明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增加患者、家属对腕带使用的认识和重视。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监督患者在佩戴过程中不得自行剪下,便于在整个诊疗、护理过程中查对患者身份。一旦发现有取下者,特别是对能自理活动和长期住院的患者,护士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有关保护具的应用错误的一项是
保护具的应用错误的一项是定期按摩扎紧约束带。保护具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应用的目的是防止小儿、高热、儋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人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并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支被架主要用于肢体瘫痪或极度衰弱的病人,防止盖被压迫肢体,影响肢体的功能位置。也可用于灼伤病人的暴露疗法而需要保暖时。保护具是用于限制病人身体或身体某部位活动的器具,防止意外伤。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保护具有床挡、约束带、支被架。要特别注意观察使用保护具的病人的局部血液循环,如有意外发生,应及时处或缺理。注意事项:1. 使用前解释,做好心理护理。
2. 短期使用,并在使用时使病人肢体处指团滚于功能位置。
3. 使用约束带时,带下应垫衬垫,固定须松紧适宜。注意经常观察唯余(至少每15分钟观察一次)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活动及感觉。约束带要定时松解,每2小时放松一次,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
4. 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部位、观察结果、解除约束的时间等。
5. 制动性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须定时松解约束带。
6. 烧伤病人暴露疗法时,注意保暖。
7. 正确使用床档,床档主要用于保护病人,预防坠床。